<
    正在收拾杂物的手顿了顿,他慢慢抬起头视线在娄琛与高显身上来来回回几次,最后才带着一丝犹豫,试探性的问道:“娄执剑也曾读过此书?”

    “他一介武夫读什么书啊。”因着“择剑宴”的事,大皇子回宫之后可是好生受了一番责罚,禁足一个月的他每日除了来“崇文馆”上课,其他时候都不能出门,这可憋坏了他。

    但母后又三令五申让他上课的时候收敛一点,不能找他那个二弟算账,一股子的气没地方出,他只能柿子挑软的捏。

    大皇子笑嘻嘻的侧过身子朝娄琛的方向看去,等着看娄琛笑话。

    而其他几个皇子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想法,南梁百年间虽然也出过几个文识不错“执剑”,但其余的大多数却都只是武将,能熟读兵法已算不错,这种游方杂记一类的杂书的确知之甚少。

    “奉笔”、“执剑”一文一武分的清楚明晰,所谓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娄琛只是尚未竖冠的少年,平日里习武时间都不够了,哪儿还能抽得空来读些杂书,因此几位皇子都料想,娄琛读的书定不比他们多。

    只有高郁听到大皇子刻意贬低的话之后,有些不安朝娄琛的方向看了过去。

    虽然他也很气娄琛当日的选择,回到母亲处后还哭哭啼啼的抱怨了好久,但是总归是自己看好的“执剑”啊,哪能让其他人欺负去!

    高郁一咬牙,就准备站起来,却没想娄琛竟先他一步起了身,恭敬的对着夫子拜了个礼之后,才慢慢回答道:“学生愚钝,所读诗书不多,不过有幸曾拜读过《游方手札》,因此对成祖之博识甚是拜服。”

    《游方手札》跟成祖有什么关系?

    殿中十几双大眼齐刷刷的朝着娄琛的方向看了过去,一脸莫名。

    但听到娄琛的回答,严夫子却是眼前一亮,他惊喜的问道:“娄执剑果然曾读过,可是这书……你从何处得来的?”

    娄琛缓缓道:“学生家中有一手抄誊本,西南日子闲乏,百无聊赖之时学生也曾翻阅一些家中所藏书籍,恰巧见到过一次。”

    “原来如此。”严夫子原本还有些疑问,但一想到娄琛父亲昔日与靖王的关系之后便释然了。

    两人对话暗有所藏,跟打哑谜似得,听的在场其他人迷迷糊糊。

    终于,一直未曾开口的三皇子出了声:“夫子,这《游方手札》是到底什么书啊?”

    “诸位殿下有所不知,这《游方手札》又可称作《成祖小札》,是成祖当年曾云游四方所着。里头记载的是一些是闻趣事,内容繁复,读之可增广见闻,增长学识。”严夫子感慨道:“下官昔日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之时曾有幸编誊,只是此书乃成祖年少时所着,继位之后交由翰林院保管,只许誊录借读,并未广为传播,所以知之者甚少。诸位殿下不知道此书也不奇怪。”

    竟是成祖的手札!?

    梁成祖是何人,那可是与高祖一般开创南梁盛世的先祖啊!

    其实几百年间南梁不是没有面临过覆灭的困地,百多年前就曾经有过一次,罪后乱政篡位。为了巩固权势,当时的罪后竟一狠心杀了先帝所有的子嗣,唯有奉命外游学的成祖活了下来。

    他忍人之所不能忍,卧薪尝胆,终于在十年后率军重新杀回了长安,夺回了皇位。

    成祖心性之坚定,谋略之深远,为南梁历代帝王之最,若是能读其手札,领其精髓必定大有裨益。

    严夫子环视一圈后这才慢慢道:“然这《游方手札》虽然是闲书,却是记录了成祖在外十年间不少见闻,下官读之受益匪浅,诸位殿下若是有兴趣不妨一读,领略成祖当年文采。”

    众皇子闻言这才恭敬道:“谢夫子。”

    高郁看着其他一脸受教表情的皇子,心里美滋滋的。

    他就知道他家阿琛果然厉害的很,连这种绝本书都知道,不过也就一瞬他那小脸就又拉了下来……靖王世子家的执剑,哼!

    而与之相对的高显却是一副鬼机灵的样子,手写誊本……

    怎么这么不巧,他就有一本呢?而且那本手札还是他那棺材脸父王珍藏的,他不过在溜进书房寻宝的时候偷偷翻了翻,就被好好教训了一番。

    那是他这辈子挨的第一顿揍,至今都记忆犹新。

    其他皇子都没听过的东西,他家父王与娄琛家却恰巧都有一本……转过头笑眯眯的看了眼娄琛,高显心里头立时有了算计。

    娄琛瞧着一脸不怀好意的高显,忍不住的想扶额嗟叹。

    如果高显不是将所有的想法都表现在了脸上,他甚至都怀疑高显是否与他一样,回溯时间有了上辈子的记忆。

    不过回想了一下上辈子这位世子殿下的所作所为,娄琛还是认为,天性如此。

    毕竟能在九岁时就真正看穿生死,十二岁能丢下一切消失三年,直至南梁改天换地才回来继位的世子……他也不打算深究其想法了。

    一堂课结束之后,几个皇子各有各的心思。

    因着下午还有武艺课,所以亭午会休息一个半时辰,让诸位殿下补足精神。

    怕来回太耽搁时间,皇帝倒是给高显在宫中准备了一个小殿,方便他午休歇息。

    娄琛担了“奉笔”之职,自然也得跟着高显回殿。

    收拾好书本跟着高显往外走着,走到一半却听到一声呼喊。

    转头一看,竟是四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高郁小朋友,你真的不知道“傲娇”这个词么?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我来教你好不好!!!!?

    高郁【捂耳朵】:本宫不听,不听,什么都不听!!!

    ps,为什么你们都没告诉我第三章 被锁了,昨天拿手机看的时候,才看到第三章被锁定了!!!

    现在已经解锁,哭……到底多少人没看到第三章 啊!

    第15章 贵妃

    四皇子与靖王世子年纪相仿,听说高显自西北而来之后就一直想找高显问问西北见闻,想知道那处是不是真如书上所说风沙满天,不见天日。

    反倒是平日最喜欢听这些故事的高郁在路过听到他们对话之时,却只是轻轻的哼了一声,就从娄琛身边走过了。

    娄琛看着明显还在气头上的小孩,无奈的摇头笑了笑。

    高郁前脚刚离开,后脚他的奉笔就捧着一小摞的书跟了上来。见到娄琛他先是一愣,而后恭敬朝着站在一旁闲聊几人行礼的道:“见过四皇子、世子殿下……娄执剑。”

    四皇子忙着问高显问题,看了他一眼就转回了头,倒是站在最边上的娄琛点头示意应了他一声:“林奉笔。”

    林书芫,娄琛元父(过继娄家之前)林致远的嫡子,从血缘上来说是娄琛同父异母的弟弟,而现在在宗谱上来说却是全无关系的陌生人。

    娄琛上辈子到高郁身边任执剑的时候,林书芫已经跟着高郁好几年了,两人感情甚笃,每日下了课都会一起回淑贵妃那儿用膳。

    娄琛也曾羡慕过两人的情谊,觉得要是自己能早一点进到宫中,早一点同高郁重逢那他身边的人一定会是自己。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高郁的喜好,也没人比他更会照顾高郁,因为那是他一直都在做的,从出生到牙牙学语,再到被迫分离。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娄琛进到宫中时两人关系已亲密无间,就如现在这样,他只是个旁观者。

    也正因如此,上一世娄琛才一度觉得自己是高郁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林书芫死了,自小跟在身边值得信任的人,只剩下他一个了。

    而今重活一世,娄琛再见林书芫,心中感慨万千,有欣喜、有忧心,却再无当初的艳羡。若是可以,他只希望林书芫一定要活着,平安顺遂的长大,那样高郁也不会孤零零的只剩下一个人了。

    娄琛定定的看着林书芫,而林书芫此时也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眼神复杂似有话说。

    也就在这时,高郁的声音从不远处飘了过来:“阿芫快走了,今日母妃亲自下厨做的莲子羹,要是去晚了本宫可不保证还会给你留一份。”

    林书芫一听,原本想要对娄琛说的话又吞了回去,他深深的看了娄琛一眼,然后转头应道:“这就来,殿下。”

    说罢他朝着娄琛点点头,转身离开。

    可谁知就在这时候,本来还在同四皇子说话的高显却突然冒出了头,停下与高彦的对话,朝着高郁的方向看了过:“莲子羹……真的吗?我最喜欢喝莲子羹了,可是父王说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甜食,都不让厨娘给我做。”

    说着他丢下四皇子小跑两步到了高郁身边,然后眨巴一双黑葡萄似得大眼,可怜巴巴的问道:“二皇子殿下,我跟阿琛能去你那儿蹭一顿午饭吗?”

    高郁:……

    这世上为什么会有这般厚颜无耻之徒!!!

    抢了他的执剑不说,还想抢母妃特意为他准备的莲子羹!而且,而且阿琛哪儿是他叫的,明明是他的“阿琛”……

    被抢了心头好的小孩儿脸色臭的有够难看,为了保持皇子礼仪,以免出口成“脏”,他只好将嘴唇紧紧的抿成一条线,既不拒绝也不答应。

    若是一般人,见高郁这般模样也该知难而退了,可高显偏偏是个异类。他跟没发现一样,一脸天真无邪的模样道:“二皇兄你就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吧。父王管的太严了平日我多吃一个蜜饯都能被他念叨半天……但要是殿下主动邀请,父王定然不会责罚。”

    高郁扭过头,继续不理。

    高显则锲而不舍,说着说着他还拉了拉刚走到他们身边的娄琛,讨巧卖惨道:“而且不仅是我,阿琛也很想去啊……阿琛更惨,孤零零一个人在京城无依无靠,连午饭都找不到地方吃,只能跟着我到处蹭吃蹭喝……阿琛,阿琛,你说是不是?”

    娄琛看着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的高显,以及几分犹豫几分期盼眼神的高郁,艰难的点了点头。

    上一世高郁从未邀娄琛一起用膳过,所以即使想尽办法,娄琛也是很久之后才得了机会得见淑贵妃。但这一次,他若是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去见见那人,或许事情会有其他的转机,毕竟他也是时候与那人联系了。

    高郁没料到娄琛竟也是这般想法,犹豫再三,终是艰难的点了点头:“那好吧,本宫准你们一起用膳了。”

    “多谢二皇子殿下!”得到了高郁的首肯,高显登时笑的牙不见眼,末了他还转头问了问呆愣在一旁的四皇子高彦,要不要一起用午膳。

    高彦哪儿敢去淑贵妃宫里蹭吃的,登时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告歉说了声有事就一溜烟跑了。

    高显看着像是身后有豺狼虎豹追赶一样,逃也似的溜走的四皇子,啧啧了两声。

    说完他转头对着高郁,甜丝丝的道:“二皇子我们走吧,上了一上午的课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高郁:……现在反悔还来得及么!

    就这样一行四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朝着淑贵妃所在的含象殿出发了。

    未出宫的皇子们与母妃同住后宫,妃子们居所离崇文馆不算近,所以来时都乘了轿撵。

    但也许是为了彰显皇子的气度,高郁这一回走的慢悠悠的,轿夫脚程放的那叫一个缓,一炷香就能走到的地方,愣是让他翻了一倍。

    等到了含象殿时,已是正午烈阳当空。

    高郁先前还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等真到了含象殿却突然着急起来。

    人刚进大殿门,高郁已朗声呼唤道:“母妃,母妃,孩儿回来了……”

    当真是孩童心性,在外还忍的住,到了自己“家里”就本性毕露,娄琛见状忍不住笑了笑,嘴角拉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高郁领着人熟门熟路的往前殿走,待他们进的殿门,却听一声如环佩轻响的声音响了起来:“郁儿回来了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音温柔如水,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而下一瞬,一个身着素粉轻纱罗裙,秀发披垂素肩的女子就轻轻走了出来。

    来人脚步轻盈,不急不缓,眉如远山眼含秋水,朱唇不点而艳,最是醉人的还是那双与高郁一模一样的桃花眼,盈盈一笑醉人心魂,未施粉黛却已然美艳不可方物,真可当的上是天姿国色。

    饶是性格跳脱的高显见了来人也着实被惊艳了一番,瞪大了一双杏仁眼,张着嘴巴喃喃道:“贵妃娘娘……好美。”

    淑贵妃闻言嘴角翘起,贝齿微露,上前两步微微弯下腰,双目直视高显亲昵的道:“你也很可爱啊,小童子。”

    天不怕地不怕的靖王世子登时就红了脸,结结巴巴道:“贵,贵妃粮娘好,我叫高显,今年五岁。”

    “我当时那儿来的小童子,原来是靖王世子。”淑贵妃捏了一把高郁粉嫩的小脸,温柔道:“靖王世子好。”

    高显脸蛋儿红扑扑的,讷讷的叫了声好。

    淑贵妃见状笑了笑,然后朝着高郁问道:“郁儿今儿个怎么想着邀请世子过来用膳?”

    “他……”高郁很想说才不是他邀请,明明是那小皮猴子死皮赖脸跟上来的,但话到了嘴边他还是咽了下去。

    算了他堂堂南梁二皇子,才不跟这种可怜巴巴没有母妃教养的小孩儿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