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问询

    馆内分春夏秋冬四个院, 装潢布置各具特色,有的极尽奢华, 有的极致优雅,应和各方喜好, 别具一格。

    “莳花馆”作为妓馆,最出名的自然还是里头花娘。莳花馆里的花娘不仅燕瘦环肥,千姿百态, 有些个更是才华横溢,琴棋诗画样样精通,绝不是寻常妓馆能比之。

    因此甫一开张, 莳花馆就成为了京中最负盛名的妓馆,达官贵人最爱去的地方。

    且不说其他,就前些日子泾阳伯世子一掷千金买下了花魁的初夜, 都还被那些个世家子当作风流韵事来谈, 好不风雅。

    娄琛今年已经一十有六, 尚未成家,偶尔去一趟这种地方, 找一红颜知己也并无不妥。但是一想到娄琛会将那些“一双玉臂枕千人”的花娘揽在怀里, 更甚做些亲密的举动, 高郁心里头不知道为何,就跟压了一个大石块一样, 怎么想怎么不舒坦。

    可娄琛这个年纪有些个红颜知己也是人之常情,高郁想来想去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得讷讷道:“阿琛, 虽说休沐时去寻点乐子也无错,但你现在尚未成家,若总去这些地方,他日若让阿琛夫人知道了,未免太过不尊重……不管怎样,花街柳巷这种地方,还是少去的好。”

    娄琛看着一脸严肃教育他的高郁,简直哭笑不得。

    他的确是去过莳花馆,但却不是为了寻欢,而是去寻人。

    前世高郁登基之后曾彻查当年往事,最后查得当年他母亲小产,除了因怀孕前吸入了大量会致使身体阴寒的熏香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当天一个宫女当着她的面投河自杀而亡,受了惊吓。

    那宫女死后尸体被火化送出宫,前来认领尸骨的听说是她一个远房亲戚。当时那人来的匆忙,一句话也没说,领了骨灰瓮就直接离开,高郁登基后再派人去寻,那人也不见踪影。只依稀知道那人曾是“莳花馆”里的花娘,花名叫“水袖”。

    这一世虽然淑贵妃顺利诞下了小公主,但曾暗中想要加害她的人却还未出现。娄琛怕事出万一,因此一直在想办法寻这幕后之人。

    因着前事,娄琛不便在后宫行走,也无法寻找那个连模样都不知道的宫女。虽后宫之事无法插手,宫外那个远房亲戚却还有迹可循。

    娄琛想着按上一世时间来算,那人这段时间就应该已在莳花馆内。因此娄琛打算守株待兔,通过那人找出当年暗中加害淑贵妃之人。

    可说来也怪,娄琛这些日去了好些趟“莳花馆”,却从来未见过一个叫水袖的花娘。想着那人有可能还未入馆,娄琛只好隔上几日便去查看一次。

    但这些未曾发生的事儿娄琛自然不便详说,因此面对高郁的“谆谆教导”他只好点点头称是,一副谨遵二皇子殿下教诲的模样:“下官知道了,今后一定少去。”

    “那就好。”见娄琛应了下来,高郁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可随即想到娄琛只是答应以后少去,并不是不去之后,一张俊俏的脸又忍不住拉了下来。

    高显本在一旁憋笑憋的难受,见高郁拉下了脸顿时笑不可支,好半天才缓过来撑着高郁的胳膊道:“皇兄你就别管啦,娄执剑又不是沉迷声色犬马之人,他有分寸的。”

    高郁斜斜的看了他一眼,并不打算继续这个令他厌烦的话题。

    娄琛无奈笑了笑,朝着高郁问道:“殿下刚才叫下官可是有事?”

    “是有事。”拉下高显胳膊,高郁缓了缓神色,这才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问道:“过些天休沐我跟王弟打算去京郊的马场跑马,阿琛你愿一同前往吗?”

    京郊马场乃是成祖年间建立的皇家马场,专为守卫皇城的禁军培育马匹,少时候也会帮皇子或绅侯世家养上一些。

    皇子们虽然初时接触骑射都会选用身体较为矮小的幼|龄马,但熟悉之后所用御马却都需换成已经完全成熟的成年马。换下来的那些马匹大多就会被送回马场,有些继续培养等成年之后再供皇子们选择,有些则会被驯养成能上得战场的战马,只等得当的时候送到京城防卫营中。

    但若皇子真的喜欢,留下一两匹其实也无妨。譬如高郁,换上成年马之后就将才两岁的小枣儿留了下来。

    可高郁在京中并无家产,即使留下了小枣儿也无处驯养,所以思量之下他干脆将马匹寄养在了京郊马场,得了空了便会出去看看,跑上两圈,待小枣儿成年再将其接回。

    娄琛原本打算这次休沐再去莳花馆看看,可刚才才答应高郁少去的他实在不便当即食言。左右就是这些天的事儿,人在那儿总跑不了,所以略一思索后他便应了下来:“下官愿意前往,倒是二皇子可需要下官准备些什么东西?”

    “不用,杨马倌儿都准备好了,阿琛你只要人到就好。”杨马倌就是当初收了娄琛马鞭,救下小枣儿的那个马倌。

    去年京郊马场扩建,高郁承了他的情正愁没处还,就顺势将他推荐了过去。也是他命中带福,去时恰逢前任总管辞官回乡,圣上见他将宫中御马养的着实不错,就让他接替了职务,任京郊马场总管。

    别看总管这一职不如御马倌听起来威风,但实际却是个让人艳羡的活儿。

    不在皇城内规矩少了不少不说,权利还大了,如何养马驯马也都由他说了算,每年只需交上足量符合要求的马匹即可。

    不仅如此,这职务还是出了名的油水多,只要认真替皇家办事儿不要太贪,光是每一年结余就抵上在宫里时七八年的俸禄。

    因此杨马倌儿得到此职之后对高郁也是感念在心,将小枣儿养的膘肥体壮不说,跑起来更是赫赫生风,整个马场也再也找不出比之更好的一匹。

    定下休沐之约后,高郁先行离开。高显一个人晃荡着也无聊,索性就打道回府。

    娄琛按照惯例会先送高显回王府,而后再独自回别院。

    却不想今日都到了靖王府大门前了,高显却迟迟没有下车,反而转头用一双杏仁大眼直直的盯着娄琛。直看得娄琛头皮发麻就要往后躲时才凑上前来,一把将娄琛拉住,压低声音委屈扒拉的道:“娄执剑,我要回西北了……”

    娄琛愕然,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什么时候走?”

    “秋狝(xiǎn)之后吧。”高显放开娄琛的手,理了衣裳的下摆状似随意的道,“我家父王说许久不见,想我了,想让我回家看看。”

    高显到京之后,靖王每年逢年过节便会抵京与之相聚,何来许久不见甚是思念之说?

    娄琛虽不知内情但也猜得出靖王叫高显回西北的目的并不在此,这番说辞恐怕也是堵住朝堂上那些人嘴用的。

    事实也正如娄琛所料,靖王叫高显回西北可不是为了联络父子感情,而是养才。

    靖王妃逝世之后靖王并未再娶,因此诺大一个靖王府除了靖王本人以外只有高显一个小主人。

    靖王戍守边关多年,手下亲兵一万余人,除了高显也无人能继承,所以此番召高显回西北目的的确不是为了叙父子感情,而是想要逐步培养高显统帅兵马能力,甚至日后若有变故,令高显承靖王爵位驻守一方也不无可能。

    索性娄琛并未拆穿,只是顺着高显的话平静回道:“回家看看也好,下官其实也甚是思念在西南的父亲,但这些年一直不得空,若是有机会下官也很想回家看看。”

    娄执剑的父亲,不就是娄烨大将军。

    高显这些年一个人住在京城靖王府,早已将府内各处摸了个一清二楚。虽然大部分东西都被他家父王打包带去了西北,但总有些实物落地生根是带不走的。

    高显上房揭瓦,下水捞鱼把靖王府翻了个遍,总算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他敢打赌,他家父王一定与那位威震一方的娄将军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以至于凡是涉及到娄将军的什物都被他父王当宝贝一样收着。

    但这些年为何两人分隔两地,这就不是他这个小脑袋瓜子能想得透的了,高显摸摸头叹了一声道:“就是说嘛……其实回去也好,离家那么多年,我也挺想我西北那群兄弟的,回去看看也不错,再不回家恐怕连自家府邸在哪儿都找不着了。”

    “哪儿那么夸张,世子记忆超群,怎可能记不得自家府邸在哪儿。”娄琛可还记得高显的英勇事迹,高显其实极为聪慧,尤其是记忆力更是在众皇子中无出其右,但唯独一点就是太过随性,若不是真心喜欢,他绝不会花半分心思去关注。

    比如他就懒得读书,懒得学“礼、乐、书、数”,那些理论,知识他一个都不懂,上课时也是耳旁生风,听过了事。

    这也就是刚到京城那会儿高显日日精神不济,眼下生黑的原因——若不是第一次崇文苑中测试,高显试卷上一个字儿也没答的出来,娄琛也不会知道这个看起来精明不已的靖王世子竟然才刚刚识字。

    也就是后来靖王拎着高显的耳朵将他带到陛下面前立了个军令状,言其若学不会“礼、乐、书、数”就不许他去找贵妃蹭吃蹭喝之后高显才勉为其难的将这四科学了通透。

    高显知娄琛话中含义,不好意思笑了笑,可笑过却又叹了一口气:“可我还是舍不得啊,舍不得贵妃娘娘,舍不得皇兄,也舍不得娄执剑你。”

    娄琛闻之并未接话,只等着高显明示其意。

    果然高显说过这句之后,突然坐直了身子,收起了嬉笑,一脸严肃而正经的看着娄琛,略带希冀的问道:“娄执剑,你愿意同本宫回西北吗?”

    作者有话要说:  高郁:不要拦我,好你个小魔头,枉费我平日对你不错,吃什么都给你留一份,但你还如此居心不良,竟然想拐带嫂嫂!!!

    娄琛:嫂嫂是什么鬼……

    高显:对,嫂嫂什么鬼,阿琛明明是我的执剑,来阿琛么么哒,跟我回西北不要跟这个暴躁狂一起。

    高郁:你给我纳命来!!!!(╬ ̄皿 ̄)

    ---------------------------------------------------------------------------------

    谢谢就木宝贝的地雷,么么哒

    第32章 考虑

    寻常皇子要是封王出宫建府, 执剑与奉笔定是跟着的,毕竟“一将不事二主”。

    但娄琛与高显却大为不同。

    高显不是皇子, 离开京城回西北也只是应靖王要求, 尚未继承爵位的他既无权也无势, 连封地也是靖王的, 无需辅佐效力, 因此娄琛即使此番不与之一同前往也无不可。

    再者南梁还从未有过奉笔、执剑同为一人的情况, 以世子身份暂留京城并与皇子一同学习的,高显也是破天荒头一个,因此许多既定的条例在两人身上并不适用,更多时候还要听从皇命。

    娄琛抿着唇, 好一会儿没回话。

    重生之后经历种种一直令娄琛深知, 一个细微的举措也能改变世事的走向, 更遑论此刻这般重大的决定, 改变的可能不止是自己今后的仕途,更可能改变南梁将来朝堂的局势。

    想要尽快获得兵权, 借靖王之力是最快的途径。即使再经历一次上一世的围城逼宫,有西南西北两路兵马助力的高郁,胜算较上一世定会多上许多。

    然而若应下,此去西北山高路远,相隔千里尚未羽翼丰之时,他想要在高郁需要时及时帮衬一二,却是难于登天了。

    利与弊皆在眼前,娄琛实在难以抉择。

    好在高显并不急着追问一个结果, 见娄琛面露难色他便道:“本宫知道这事有些突然,事关前途命运,若仓促之下做出决定也过于草率。娄执剑大可好好想想,或是同令尊商量一二。令尊见多识广,或许能为娄执剑提出不错的建议。”

    娄琛点点头,先送高显回府。

    高显进了门却没急着离开,而是站在门口看着娄琛渐渐远去的背影,深深的叹了口气。

    昔日择剑宴上,娄琛拒绝四位皇子邀约选择随侍圣上身边这一事,让高显非常摸不准,他到底怎么想。

    可他家父王还偏偏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般拐着弯儿的发出邀请。

    照他说,若是真想把娄琛带走,直接向皇伯伯讨个皇命即可,何必如此拐弯抹角徒增烦恼。

    高显百无聊赖的摸了摸鼻子,想了想娄琛刚才的反应,怎么看也不像是愿意同他们离开的模样。

    若真的把人骗不回西北……高显无语问苍天,那回去后的日子真的没法儿过了!

    高显这边忐忑难安,娄琛那边也左右为难。

    高显说那些话时,既没有以命令的语气,也没有像闲聊一般随意一问,而是正襟危坐,以靖王世子的身份代表靖王府向娄琛发出邀请。

    既表尊重,也是一种态度。

    娄琛想来,那些话应是靖王让高显代他问出的,靖王显然有心将娄琛揽到麾下,因此今日才会有所试探。

    为何想要让他去西北,又为何不直接找他?

    娄琛左思右想也不得答案,上辈子戎马半生,上阵杀敌他所向披靡,但却总看不透这些尔虞我诈算计百步的权术诡计,否则也不会重中了皇后一族的算计,魂归异乡。

    娄琛只知道,若答应,自己身上便会深深烙下靖王府的烙印,今后无论祸福荣辱都与靖王府息息相关;但若拒绝,他却仍可以留京任职,有了靖王这一靠山背景在,无论任何官职前路都会极为顺畅,可谓前途无限。

    高显的话让娄琛明白,夺嫡之争恐怕已然摆到了明面上,他的去留绝没想的那么简单。

    娄琛思而不得,最后还是给远在西南的舅舅去了封信,不问其他,只问一句若西行,可否。

    踌躇好些天,终于到了休沐的日子。

    娄琛这天起了个大早,练完一套剑法见时间差不多便换上一身便于骑射的劲装,去到皇城门口与高郁回合。

    晨曦微茫印在树梢,五月的朝阳已然带上一丝热意,照在人身上却恰到好处,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大概是太早了,街上连行人都少有几个。

    娄琛踱步朝皇宫走去,原以为这会儿高郁定才刚刚起床,到了免不了还要多等一会儿,却不想到皇宫门口之时已有一辆马车早早在那儿候着了。而马车旁站的不是别人,正是高郁的“执剑”——江州司马嫡子于子清。

    说来也是有趣,高郁上辈子与林书芫形影不离恨不得到哪儿都带着,这辈子与娄琛交好之后倒是少见其人影,也不知道是不是顾及两人关系,怕娄琛尴尬。

    娄琛倒是未曾尴尬,只怕高郁这般会惹林家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