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第123章
    “是呀,去年我表侄女结婚,我家送的就是一副枕套,那还是我从杭城旅游的时候带回来的呢,虽说只是枕套,也不便宜,毕竟是绣花的。”康敏接着谈翠的话说道。

    “绣花的肯定是要比我们印花的贵的,这也正常,说到绣花,我倒是有个想法,只不过目前我们厂实力还不够。”谈国青接话道。

    长期在外跑销售使得他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无需数据分析,凭借自身感知,他就能判断出绣花市场的巨大潜力。

    崔春雷一听就知道谈国青的意思,他接话说道:

    “你说的是买绣花机的事吧,我请我沪市的朋友帮忙打听过,目前绣花机还没有国产的,沪市那些大厂的绣花机都是从岛国进口的,最便宜也要五十万一台,这个价格,我们厂现阶段是想都不要想的。”

    “是呀,不过目前市面上绣花产品还是占据优势的,尤其是枕套,若是能增加绣花,我有信心让销量翻一番。”谈国青说道。

    听到这谈湘不禁回忆起了儿时的一些画面,于是开口问道:

    “其实除了机器绣花和手工绣花,还有一种绣花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还有其他的绣花方式?阿湘你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谋参谋。”谈国青急切的说道。

    “其实也不是我卖关子,我只是见过,具体怎么操作还得试过才知道,我曾经看过有人用缝纫机绣花,虽然没有机器绣花效率高,但比起纯手工绣花还是快了不少的。”

    谈湘梳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

    “我是这样想的,县里有缝纫机的人家不在少数,我们可以让她们把枕套拿回去加工,绣好后按件计费回收,这样她们有活做,我们也解决了绣花的问题。”

    “这个主意不错,最近县里领导一直在给我施加压力,让我们都招收一点工人,为社会做贡献,如果这个办法行得通,那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崔春雷揉着太阳穴说道。

    康敏对谈湘这个主意很感兴趣,当下就决定要试试。

    “我觉得这个说不定还真能行,缝纫机我是熟手,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缝纫车间试试看。”

    一行人离开会议室来到了缝纫车间。

    “康姨,缝纫机应该要稍加改装的,要不要找个师傅来帮你。”

    “不用,一台缝纫机我还搞不定嘛,这东西我可是用了十几年了,你真别说,我以前还真有过用缝纫机绣花的想法。”

    康敏说完就开始捣鼓了起来,一旁的缝纫工也都好奇的凑了过来。

    只见她先卸下了针头旁的压脚,半月板的两个螺丝也卸掉,打开月牙板,拿掉里面的送布牙,然后再把月牙板装回去。

    拿过一块布固定在绣花棚上,把绣花棚放在针头下方,康敏开始踩动缝纫机,针线随着踩动动了起来,到了这步,她有点不知所措了。

    “康姨,针头动不了,你试着用手推动绣花棚试试。”谈湘在一旁提醒道。

    对了,针头不能动,布可以动呀!康敏慢慢移动起了绣花棚,一条直线就这样出现在了布上,接着,她越来越顺手,在布上绣出了横线竖线。

    “哎呦,这可好好练练,我们厂的枕巾总不能都是一些线条吧。”

    “康姨,刚开始也不用太复杂,要不我先画一些简单图案,你先帮忙找几个人试试?”

    “我们愿意试试!”

    谈湘话刚落音,缝纫车间的4个女工就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

    “厂长,就让我们也试试吧,我们保证不会耽误正常的工作,我们可以下班后学。”

    “行,那就交给你们了,如果真的成了,给你们加工资。”

    几人闻言皆是喜不自胜,没想到不仅能学到新手艺还能涨工资,真的是一举两得呀。

    前段时间的失业让她们很没有安全感,她们想着多学一门手艺就多一份保障,她们也就不会轻易被取代。

    而康敏一方面是为了米莱家纺的发展,另一方面就纯粹是因为兴趣了,缝纫一直是她的最爱,家里大大小小的衣服都是她的手艺,学财务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罢啦,年轻时她的梦想可是成为一名裁缝!

    谈湘拿起画笔,简单的勾勒了几下,图案就显现在了纸上,一张荷花,一张金鱼,线条简单,却是画出了神韵。

    拿到图纸后康敏她们就尝试了起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想到不过几天的功夫,这五个人还真的给捣鼓出了些名堂。

    “这个是缝纫机绣的?虽然线条还不是很流畅,可整体看上去还不错呀,你们看,这两条鱼还挺有那么回事的。”杨师傅首先给出了评价。

    “杨爷爷,这幅图案是我根据缝纫机的特别专门设计的,金鱼尾巴和水草很适合使用手推的方法绣制,还有荷叶和荷花,也都不复杂,康姨她们才练习了一个星期就能绣出成品了,想必对于有刺绣功底又会使用缝纫机的人,只要让她们稍加练习,不用太久就能上手的。”

    “是的,如果再给我们一个星期,我们有信心能做的更好。”康敏信心十足。

    “是呀是呀,这缝纫机绣花可比手绣快多了,也轻松多了,谈设计师,你再给我们设计一些新花样吧,我们还想试试其他图案。”女工们纷纷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