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泾阳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宇文节却不这么认为,他执着道:“赵国公明鉴,与房俊肆虐泾阳、三原等地而后挥军直抵灞桥相比,还是渭水一线更为重要!说到底,重中之重依旧是攻陷太极宫,万一房俊与高侃部汇合,很有可能击溃郡公所部。”

    高侃率领的半支右屯卫战力强悍,眼下关陇军队根本不敢轻捋其锋。不过好在长安城内的战局颇为顺利,皇城已然彻底攻陷,承天门、掖庭等处业已突破,大军突入太极宫内展开激战,只需堵住玄武门之北,使得东宫六率无路可退,胜利自然是迟早之事。

    可一旦长孙恒安所部被击溃,玄武门外则一马平川,东宫六率自可随意保护太子撤离。

    而一旦太子撤离太极宫,甚至在房俊接应之下赶赴河西,后患无穷……

    对此,长孙无忌却不以为然:“家兄虽然疏于战阵,但性情沉稳,兵法谋略亦算扎实,进取或有不足,但守成足矣。你尽可放心,单以高侃所部之战力,在兼顾玄武门安全之同时,不可能击溃家兄。”

    既然长孙无忌这般说话,宇文节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颔首应命,退出之后即召集人手、分派斥候,出灞桥向北过东渭桥,奔赴三原、泾阳、云阳等地,对各县之主官予以警示,而后查探房俊大军之行踪,及时汇报。

    实则无需警示,关内道各处兵马都汇聚于长安城内,驻守兵力空虚,即便严阵以待亦不可能抵挡房俊数万骑兵突袭,各县陷落已是必然。

    唯一令宇文节纠结的,乃是要不要提醒泾阳县令,在房俊大军抵达之前一把火烧掉常平仓中的粮储?

    方才于长孙无忌面前,他有心提醒这一点,但犹豫之下并未开口……

    房俊数万大军奔袭数千里,一路马不停蹄,必然是轻装简从,携带的粮秣极其有限。自萧关直至咸阳,雍、郿等县的粮秣早已输送长安供应十余万关陇军队,房俊不可能得到补给,唯一可以获取大量粮秣的地方,就只剩下泾阳的常平仓。

    只需将常平仓烧毁,房俊势必陷入缺乏粮秣之困局。数万骑兵每日里粮秣消耗是一个极大的数目,轻易无法得到解决,这会使得房俊空有数万战力剽悍的铁骑,却因为粮秣匮乏而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然而常平仓内足有粮秣上百万石,与新丰的常平仓一起供应关中百姓生计,若是一把火烧个精光,固然使得房俊大军无法得到粮秣补给,却也使得关中粮食告罄。万一新丰常平仓在出现什么意外,关中将会彻底无粮。

    关中两百余万人口每日的粮食消耗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且眼下长安城内战火肆虐,民生几乎全毁,一旦陷入粮荒,只怕易子相食之惨剧将会发生在这一片帝都之地……

    以长孙无忌之心性,只要能够取得这场兵谏之胜利,根本不会在乎关中百姓会否有粮荒之虞,即便饿死再多百姓,也一定在所不惜。

    宇文节站在门外,抬头看着满天飞雪,长长的吁出口气,目送斥候打马走远,转身回到堂内,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忙碌之中。

    ……

    渭水之北,风雪漫天,无数骑兵顺着官道狂飙突进,轰鸣的蹄声震得原野抖颤,半途上偶有百姓以及官差经过,远远的便吓得避入路边的野地,呆愣愣看着见首不见尾的骑兵部队奔驰而过,直扑不远处的泾阳。

    泾阳城内,县令李义府跪坐于衙署之中,面前桌案上摆放着几样小菜,一壶热酒。

    饮一口热酒,夹一口菜肴,抬头望着窗外凛冽寒风、簌簌落雪,郁闷的叹了口气。

    县中典史坐在对面,见其一脸抑郁、长吁短叹,一边执壶斟酒,忍不住问道:“明府何以这般惆怅?”

    李义府收回目光,拈起酒盏饮了一口,叹气道:“遭逢乱世,大丈夫自当屹立潮头、搏浪进击,纵然粉身碎骨,亦要鹰啸九天,不坠青云之志!”

    典史眼睛转了转,便懂得了李义府的意思……

    遂宽慰道:“明府何必如此?天生吾才,自有用武之地,静待时机即可。况且眼下关陇各家固然势大,然则胜负尚未分晓,又有越国公引兵自西域回援,一番恶战在所难免,明府偏居此地,正该韬光养晦,只要时机一至,当可出人头地、青云直上。”

    这话倒也不错。

    眼下长安兵变,关陇与东宫鏖战不朽,半个长安城都打废了,却是谁也奈何不得谁,关陇虽然节节进击,但东宫战力犹在,如今又有房俊引兵回援,谁胜谁负尚在未知之数。

    与其这个时候身在其中一方,不知将来前程如何,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待到胜负即将分晓,再择取其中之胜者予以依附,胜利唾手可得。

    利益自然小得多,但风险也小……

    李义府却道:“你根本看不明白眼下之趋势……看似东宫尚有一战之力,胜负并未分晓,实则自从河东诸家门阀出兵襄助关陇,李绩统御东征大军迟迟不归,便可看出大局已定。眼下之局势已然非是谁能得到储君之位置,而是天下门阀抵抗朝堂削弱门阀之策略,东宫强弩之末,单凭房俊区区几万兵马,又如何能够同天下门阀抗争?东宫覆亡,迟早之事。”

    他之人才具不俗,拥有洞彻局势之能力,对于当前之局势甚为笃定。

    很明显,天下门阀如今或明或暗都已经站在关陇一边,东宫独木难支,但凭房俊的兵马如何与天下门阀为敌?

    这一场攸关储位之兵变,到了现在已经成了天下门阀的反击之战,为了维系门阀之利益尽皆倾力一战……

    只恨他虽然投入晋王门下,却并未得到晋王之信重,再转投长孙无忌,更是被一脚从长安城踢到这泾阳县,从此投闲置散,郁郁不得志。

    此等紧要关头未能听命与长孙无忌麾下,与关陇并肩作战,待到胜利之后又能分得什么奖赏?

    放在旁人或许因处于战火之外而侥幸,对于野心勃勃的李义府来说,却是时运不顺、郁气难解……

    典史敬酒,说道:“明府才具天下罕有,关陇子弟却尽是无能之辈,赵国公岂能放任明府这等人才弃之不顾?且放心,待到大局抵定,必然将您调回长安,吾等还需仰望明府关照才行。”

    李义府苦笑道:“时局紧迫之时,吾未能在赵国公麾下效力,待到局势抵定,就算赵国公想起有吾这么个人,又能有几分赏赐?”

    正说着,忽然衙署房门被人从外撞开,一个县中官吏仓皇而入,急声道:“明府,典史,大事不好!”

    李义府被撞门这一下吓了一跳,神色难看,怒气隐现,呵斥道:“这般慌慌张张,还有没有点规矩?”

    那官吏忙道:“非是卑职莽撞,实在是十万火急!房俊已然引着数万骑兵奔袭而来,眼下已经到了城外二十里处,怕是要破城而入啊!”

    “啊?!”

    “咣当!”

    “你说什么?!”

    李义府与典史两人登时大惊失色,典史更是失手打翻酒盏,酒水撒落,溅湿了裤裆……

    待到那官吏重复一遍,典史化惊为喜,拱手道:“恭喜明府,贺喜明府!”

    李义府一副看傻子一般的目光看着他,心想这人莫不是吃错了药?咱们都是赵国公的人马,就算他待我刻薄,可阵营却是清清楚楚。

    眼下房俊大军来袭,你特么还恭喜我?

    只听典史说道:“明府不是正忧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么?只需将房俊大军抵挡在泾阳城外,便是大功一件,赵国公论功行赏,明府必然官升三级!”

    李义府:“……”

    这特么怕不是个傻子吧?

    你让老子抵挡房俊的数万骑兵?

    咱俩什么仇、什么怨,要这般害我?

    气得他一脚将典史踹翻在地,披着一件斗篷便往外走,一边下令:“命令县中兵卒尽皆放下武器,然后召集上下官吏,打开城门,与吾一同迎接越国公入城!”